互广营销智库

汇聚营销智慧,点亮财富之路

如何制定 2026 年企业数字营销战略?

来源:互广(IAW)

—— 别急着写 PPT,先看看 90% 企业正在踩的“战略陷阱”


数字营销战略


你是不是正坐在工位上,冰美式早已温吞,PPT 标题栏的光标闪了半小时?
从《2026 数字营销战略》改成《全域增长作战地图》,又默默改回去——
其实你心里清楚:你不是在做战略,是在拼凑焦虑。

别慌,你不是一个人。
据艾瑞咨询与QuestMobile 2025年Q3联合调研:超六成中小企业营销负责人,正困在“短视频投不出效果、私域留不住人、AI工具用不明白”的三重夹击中。预算像握在手里的冰——不花怕错过,花了怕打水漂。

但关键问题是:
你是在制定“2026年的战略”,还是在抄2025年别人的“愿望清单”?

 

别骗自己了,你的“战略”可能只是焦虑的“遮羞布”

去年我们接手一个家居客户,上来就说:“2025年要 All in 抖音 + 私域!”
结果呢?

● 抖音拍了32条视频,最高播放量不到500,留资仅3条——连账号定位是“卖货”还是“种草”都没厘清;

● 私域拉了5个群,除了客服发券,只剩老板偶尔冒泡——没人想过“用户为什么要留在群里”;

● 用AI批量生成推文,打开率不到1%——因为文案满篇“限时优惠”,却无视用户“怕被推销”的本能抵触。

这不是战略,这是数字时代的自我安慰
就像办了健身卡却从不去,还安慰自己“总有一天会瘦”。

2026年的营销,早已不是“做什么”的问题,而是“为什么做”和“为谁做”。
当流量成本比2020年贵了近5倍、用户信任阈值高到离谱、选择多到眼花缭乱——
你的客户凭什么停下3秒,选你,而不是划走?

 

2026年,人性没变,但“抓人的入口”全换了

别被“AI”“短视频”“私域”这些词晃晕。
技术只是工具,人心才是战场

● AI能写一万条文案,但写不出“用户深夜焦虑时想看到的那句‘我懂你’”;

● 短视频能涨粉,但留不住“感觉被套路就秒取关”的人;

● 私域能建群,但捂不热“感受不到尊重就沉默退群”的客户。

2026年的胜负手,是“人性洞察 × 数字触点”的精准耦合:

● 用户要的不是“便宜”,而是“花100块,感觉赚了200块的聪明感”。
→ 某新茶饮品牌推出“加1元换购限定杯套(限前50名)”,复购率比直接打8折高3倍;

● C端用户买的不是产品,是“发朋友圈时的身份标签”。
→ 一家露营品牌把“帐篷+睡袋”包装成“城市逃离者专属套装”,客单价提升50%;

● B端客户要的不是功能参数,而是“能说服老板的解决方案故事”。
→ 某SaaS公司不说“我们有BI模块”,而说“帮你把月报时间从8小时缩到1小时,老板再也不用等你加班到凌晨”。

还在用2020年的逻辑——砸钱买量、硬推转化?
难怪ROI像漏底的桶,倒多少都留不住。

 

真正能落地的2026战略,只需4个“反常识”动作

去年我们帮一家中型家居品牌重构策略,只做4件事,3个月内:
 ✅  客单价提升28%| ✅  复购率翻倍| ✅  私域活跃度提升3.5倍

1. 先砍掉80%的“伪动作”
不是所有平台都值得做。他们果断停掉小红书和B站——虽然粉丝多,但留资成本高、转化链路长。
聚焦微信视频号,因为目标用户(30-45岁家庭决策者)习惯在微信和家人讨论家居方案——贴合真实行为惯性,而非平台热度。

2. 把“意义感”塞进产品里
不卖“实木沙发”,卖“孩子能在上面爬、老人能靠得舒服的‘家的安全感’”。
客户买的不是家具,是“对家人的在乎”——情感价值才是溢价的底层逻辑

3. 设计“控制感”体验
客户进店先填一份轻量问卷:“家里有老人吗?孩子多大?常在家做饭吗?”
再基于答案推荐方案。用户觉得“这是为我定制的”,而非“被推销的”——成交率提升40%。

4. 用AI“放大人性”,而非“替代人性”
不用AI写朋友圈文案,而是用它分析:

“用户在晚上8-10点最常搜索‘装修踩坑’‘甲醛怎么办’”

于是销售在那个时段主动发送《避坑指南》+真实案例,而非促销信息。
AI是雷达,不是喇叭——知道何时“暖”,何时“静”,比说什么更重要。

 

如果你看完有点慌、有点气,还想立刻行动……

恭喜你,你还没被“做PPT、凑KPI”的惯性麻痹。
你知道“光忙没用,要出结果”,但缺的不是努力,是准头

● 你知道要“抓人性”,但不确定当前策略里哪3个动作正在“反人性”(比如频繁推送、强制留资);

● 你有预算有团队,但拿不准2026年该All in哪个“高杠杆触点”(视频号私域?AI精准唤醒?搜索SEO?);

● 你想落地,但缺一张“能直接对照执行”的路径图,而不是“画大饼”的PPT。

 

2026年别硬扛,“懂人性”的人都在“借外力”

我们不做“战略模板批发商”,也不卖“万能公式”。
过去3年,我只深度服务了5家中小企业(其中2家曾计划大幅削减营销投入),但做到了:

平均获客成本下降42%(典型客户:从680元降至390元;高客单B2B客户从2400元降至1400元);

客户LTV(生命周期价值)平均提升2.8倍(如某订阅制健康食品品牌,LTV从580元提升至1620元;某B2B软件客户从8000元提升至2.3万元);

这5个客户均在3个月内实现可衡量的业务进展(如留资成本降低20%+、复购率提升15%+、私域月度互动率翻倍)。

靠的不是玄学,而是把人性洞察翻译成可执行的数字动作
→ 知道用户“怕被推销”,就把“发优惠券”改成“发避坑指南”;
→ 知道用户“要掌控感”,就把“推荐产品”变成“按需求匹配方案”。

 

🎯  如果你符合以下任意一条,现在就该行动了:

● 2025年营销预算超20万,但老客复购、续约或活跃等核心留存指标不升反降——说明增长靠烧新客,用户没真正留下来;

● 团队每月做10+活动、发20+内容,留资成本却居高不下,或留资用户质量持续走低,老板天天问“效果在哪”;

● 你隐约感觉“玩法变了”,想重构2026战略,却不知从何分析用户真实需求。

 

现在扫码,1元预约《2026人性驱动型营销诊断》


(限前10名,截止2026年1月15日)

 

我将用90分钟,为你做3件“不画饼”的事:
 ✅  拆解当前策略中3个“反人性”的致命盲点(比如:“用‘扫码领资料’诱导入群,却立刻发促销广告,让用户感觉被套路”);
 ✅  定位2026年最适合你的1-2个“高杠杆触点”(不贪多,精准才有ROI);
 ✅  输出一份“可直接执行”的初步路径图(含“先砍哪个伪动作”“先跑哪个最小闭环测试”)。

 

记住:2026年的营销,不会只奖励“最努力”的人,只会犒赏“最懂人”的人。
你缺的不是更多流量,而是更准的人性洞察——
而我,刚好擅长这个。

——本文由拒绝“套路式咨询”的互广实战派数字营销顾问王一鸣撰写。
(注:本服务不承诺“保ROI”,但承诺“说人话、干实事、每一步都对应可量化的业务结果”。)

 



声明:本文由互广独立合伙人王一鸣原创,首发于互广官网。文中观点、内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,均为作者个人表述,互广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。互广公司仅对以 “互广公司” 名义签署的正式合作合同或协议,承担相应责任;您与作者本人之间非经互广公司书面确认的任何合作,均由作者全权负责,与互广公司无涉。未经作者书面许可,禁止对本文进行复制、转载、摘编或传播,侵权必究。

关联词:
互广 · 您的营收增长合伙人
联系互广,不仅仅只是多一份参考!

咨询即赠《数字营销1000问》VIP权限,破解获客难题。

咨询营销推广或预约面谈,请通过下列方式联系我们! 业 务 热 线:4008977885 微信咨询:iaw188888 大客户专线:13556115618 Q Q咨询:416843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