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旗智库

互广旗下智能化商业智库

我是怎么靠着 “给每笔钱贴标签” 存到 100 万的

来源:互广(IAW)

心理抽屉 存钱计划

那年我在县城读初中,学校要收 20 块钱的资料费。放学回家跟我妈说这事时,她正蹲在灶台前烧火,听完手里的柴火 “啪嗒” 掉在地上。她沉默了好一会儿,才起身摸出布包里裹着的几张零钱 —— 那是她刚从邻居家借来的。

 

我攥着钱在老师办公室门口站了半节课,手指都捏出了汗,都没有把钱交上去。那时候 20 块钱够买两袋化肥,够我家吃三天的菜。后来老师找到家里,我妈红着眼圈把钱递过去,嘴里反复念叨 “娃懂事,是我没本事”。那天晚上我躺在被窝里睡不着,摸着枕头下皱巴巴的钱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以后绝不能再让家里为这点钱作难。

 

出来打工的头几年,这点念想差点被现实磨没了。在电子厂流水线上班,一个月挣 3500 块,房租 800,吃饭 1000,再给家里寄点,到月底口袋比脸还干净。有次发烧到 39 度,硬扛着不敢去医院,就怕那几百块医药费把下个月的房租钱搭进去。

 

直到后来在夜市摆摊时,听旁边卖烤冷面的大姐说她攒钱供儿子读大学的法子,我才慢慢摸到点门道。现在想想,她那套 “给每笔钱分家” 的办法,跟送东风老师在《得到的法门》那本书里写的 “心理抽屉” 其实是一回事。就这么靠着给每笔钱贴标签、定规矩,我不仅还清了家里的外债,去年还在城里付了套小房子的首付,银行卡里实实在在躺着 100 万。

 

钱得有 “身份” 才存得住

 
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我刚开始存钱时,发了工资就一股脑儿存进银行卡,结果呢?今天同事聚餐 “借” 点,明天看到打折衣服 “挪用” 点,到月底照样光光。后来才明白,钱就像没拴绳的羊,不给它们分圈栏,跑着跑着就没了。

 

烤冷面大姐给我举过个例子:她每天收摊后,会把钱分成三堆。第一堆是第二天的食材本钱,用橡皮筋捆好放进铁盒子;第二堆是给儿子存的学费,单独放进红色布袋;剩下的才是自己能花的零钱。有次她男人想拿学费钱买酒,被她拿着锅铲追了三条街。“那不是钱,那是娃的书本费,动了就是断娃的前程!”

 

这话我记到现在。钱一旦有了 “身份”,花起来就不一样了。就像你不会拿给爸妈买药的钱去买奶茶,不会用交房租的钱去打游戏 —— 不是不能花,是你心里过不去那个坎。

 

记得5年前的夏天,我在商场看到件羽绒服打五折,才 300 块。当时手里的钱够买两件,但我摸了摸口袋里的三张卡:蓝色卡是房租钱,绿色卡是给我妹存的学费,只有红色卡能随便花,可里面只剩 200 块。后来想想,反正现在穿不着羽绒服,等红色卡里的钱攒够了再说,就这么硬生生忍住了。

 

给你的钱分五个 “小家”

 

刚开始别贪多,先给最要紧的几笔钱安个家。就像盖房子,先打地基,再砌墙,最后才上梁。我这几年试过各种分法,最后觉得这五个 “小家” 最实在,不管你是在工厂上班,还是跑外卖,都能用得上。


先把吃饭的钱圈起来

 

生存账户就得像家里的 “口粮缸”,每天定量取,绝不能提前空。我刚租房子那会儿,每月工资 4200,就固定往这账户里转 2500 块 —— 房租 1200,吃饭 1000,水电费 300,一分都不能多。

 

有次发工资晚了三天,生存账户里只剩 50 块。那三天我每天早上啃馒头,中午在厂里吃免费工作餐,晚上就喝稀饭配咸菜。同宿舍的妹子说我至于吗,借我点钱先花着。我说这不是钱的事,是规矩不能破。你今天借 100,明天借 200,这账户就成摆设了。

 

现在我月薪涨到 1 万 2,生存账户还是只留 6000 块。有人说我太抠,其实不是。你想啊,要是挣多少花多少,哪怕一个月挣 5 万,照样存不下钱。这账户就像给你的消费设了个天花板,超过就得掂量掂量。

 

备着救命钱才睡得稳

 

应急账户这东西,平时看着碍事,急用时能救命。我二姨夫就是例子,前年他在工地摔断了腿,住院要交 5 万押金。家里翻箱倒柜才凑出 8000 块,最后还是我把应急账户里的 3 万取出来给他救急。

 

这账户的钱怎么存?我是每月发工资后,先往里面转 10%。刚开始一个月存 350,后来涨到 1200。就这么慢慢攒,现在里面常年躺着 10 万。我把这笔钱存在专门的银行卡里,那张卡平时锁在抽屉最里面,密码是我爸妈的生日 —— 每次想动这钱,就得先过心里那关。

 

有次我弟想借这钱买二手车,我跟他说:“这钱是留给咱妈看病的,你要是实在急,我从我的零花钱里给你凑。” 后来他自己攒够了钱,买了车反而更珍惜。

 

让自己值钱比啥都强

 

成长账户的钱,是给未来的自己铺路。我刚进厂时是流水线工人,后来报了个会计班,学费就是从这账户里出的。当时每个月从工资里抠 5%,3500 块的工资,每月存 175,攒了半年才凑够学费。

 

现在想想,那笔钱花得最值。考下会计证后,我调到了车间统计岗,工资涨了一千五。去年又报了成人高考,学费还是从这账户出。我同桌是做月嫂的,她的成长账户专门用来学新的护理技能,现在她接的单子比别人贵 2000 块,就是因为考了母婴护理师证。

 

这账户的钱不能省,就像给庄稼施肥,现在多投点,将来收成才好。哪怕每个月只存 50 块,一年下来也能报个线上课,总比把钱花在奶茶烧烤上强。

 

得有点盼头才熬得住

 

人活着不能光苦哈哈存钱,还得有点念想。我的梦想账户刚开始是为了去北京看天安门,后来是买个笔记本电脑,现在是存够钱带爸妈去三亚看海。

这账户的钱有讲究,只能用额外收入存。加班费、奖金、甚至过年的红包,都按一半的比例存进去。上个月厂里发了 3000 块全勤奖,我立马转了 1500 进去,看着账户余额从 8500 变成 10000,比吃顿大餐还开心。

 

我邻居小芳是做美甲的,她的梦想账户是存够钱开个小店。每次给客人做完美甲,她就把零头存进去,五块十块的,一年下来居然攒了三万。现在她的小店已经开起来了,就在小区门口,生意好得很。

 

给老了的自己留条后路

 

长期账户的钱,是给几十年后的自己存的。我爸妈辛苦了一辈子,老了还得下地干活,就是因为没攒下养老钱。我不想走他们的老路,从 25 岁开始,每月雷打不动存工资的 20%。

这钱我买了定期存款,不到期取不出来。有次我老公想把这笔钱取出来做生意,我跟他算了笔账:“现在取出来,利息没了不说,将来孩子上学、咱两养老,难道还指望儿女吗?” 后来他用自己的私房钱去折腾,虽然没赚着,但我们的老本钱保住了。

 

现在这账户里有 60 万,都是一笔一笔攒起来的。看着每年涨的利息,心里比啥都踏实。就像种果树,现在慢慢浇水管护,等老了才能摘果子吃。

 

给账户加点 “保险栓”

 

光在心里分账户还不够,得用实在办法把它们隔开。我试过最笨的办法,就是用五个信封,每个信封上写清楚用途,发了工资就往里面塞现金。后来条件好了,就换成五张银行卡,每张卡管一个账户。

 

生存账户的卡随身带,应急账户的卡锁起来,成长账户的钱存余额宝,长期账户买定期。这样一来,想乱花钱就得先过好几道关。有次我看中个名牌包,要 8000 块,我那梦想账户里刚好有 7500。但想到取这钱得先打开抽屉找卡,还得去银行排队,再想想存这笔钱时熬的那些夜,最后还是放下了。

 

我还试过给账户定规矩。生存账户每周最多花 800,超了就从梦想账户扣。有次朋友聚会多花了 200,我硬是从下个月的旅游基金里扣了 200,看着梦想账户的钱少了,心疼得好几天睡不着。从那以后,花钱之前总会多想想。

 

这些坑我替你踩过了

 

刚开始弄这些账户时,我也走了不少弯路。最开始设了八个账户,连买化妆品的钱都单独设了一个,结果记不住哪个是哪个,最后乱成一锅粥。后来精简到五个,反而清清楚楚。

 

还有次给账户定的规矩太松,应急账户写着 “紧急情况能用”,结果朋友借钱说 “挺急的”,我就借出去了。后来自己家真出事,反而没钱了。现在我把规矩改得明明白白:“只有住院、失业、天灾人祸才能动”,谁来借都不好使。

 

我表妹刚开始存钱时,总想着一步到位,每月强迫自己存一半工资,结果不到三个月就熬不住了,索性破罐子破摔。我跟她说,存钱就像跑步,得慢慢加量。她后来改成每月存 20%,反而坚持了下来,现在已经攒够了嫁妆钱。

 

钱存够了,日子才踏实

 

上个月我带着爸妈去医院做体检,全身上下查一遍花了 3000,从应急账户里直接划的钱,一点不心疼。看着我妈拿着体检报告说 “啥毛病没有”,我突然觉得这十几年的钱没白存。

以前总觉得存钱苦,现在才明白,手里有粮,心里不慌。不是说有了 100 万就不用干活了,而是有了这 100 万,我不用为了钱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,不用为了几百块医药费跟人讨价还价,不用看着父母生病却无能为力。

 

如果你现在也觉得存钱难,不妨从今天开始,找三个信封,分别写上 “吃饭钱”“救命钱”“将来的钱”,发了工资先往里面塞点,哪怕每个月只存 500,一年下来也有 6000。等你看着这些钱慢慢变多,就知道那种踏实感,比买任何东西都让人安心。

 

我妈现在总跟邻居说 “我家闺女有本事”,其实我哪有什么本事,不过是比别人早明白:钱得有个家,人才能有归宿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?


作者:冬梅,首发互广营销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关联词: 贴标签
互广 · 不赚广告费
联系互广,不仅仅只是多一份参考!

免费提供专属《营销方案》及报价,更有千元大礼等您拿。

咨询营销推广或预约面谈,请通过下列方式联系我们! 业 务 热 线:4008977885 微信咨询:iaw188888 大客户专线:13556115618 Q Q咨询:41684369